中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者:中国花卉协会 发布日期:2013-08-16 点击次数:1041218
中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房产住宅建设稳中有升、生态修复魅力初现的时代大背景下,园林苗木产业长期利好。但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渐显示其强大威力,未来两年苗木业行情有可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此,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审视中国苗木市场现状,为将来的发展规划提供现实依据。
一、国内绿化观赏苗木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苗木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外部环境受到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四大要素综合影响。本文将试图从这四方面分析苗木业的外部宏观环境。
1.1政策环境
苗木产品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市政建设绿化及房地产业,二者均受政策导向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政策因素同时也是影响苗木行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1.1信贷政策
国家信贷政策影响行业发展。近两年我国一直施行从紧的信贷政策,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苗木行情也将随之有所低落,但与此同时苗木业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又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影响作用不会立竿见影。
1.1.2开发政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仍将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未来五年中西部地区仍将是政策扶持和经济投资重点,据此预测苗木业在中西部地区也仍将有较大的市场容量。
1.1.3造林绿化政策
2011年6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及国家林业局联合颁布《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到2015年,城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分别达到39%和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这对苗木业将具有区域及产品的综合指引作用。
1.2经济环境
1.2.1GDP
GDP是影响苗木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数之一。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将会带动GDP增长,同时亦会直接拉动苗木产业产值增加,因此可以推断苗木产值与GDP水平呈正相关。但由于苗木价格受供给影响较大,因此当总供给量显著大于总需求量时,即便GDP增长,苗木价格亦有可能会下降。中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在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的条件下十二五期间GDP将保持在7%左右,为未来五年投资发展奠定了基础环境。
1.2.2固定资产投资
“十一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201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相关资料显示,未来五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将较“十一五”有所放缓。房地产方面因当前房价与居民收入相比仍然过高,未来五年国家仍将坚持调控政策,园林苗木行业也将继续受到投资紧缩的影响。但考虑到我国城镇化加速及“十二五”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房地产需求仍将旺盛。据国家信息中心相关模型测算,未来五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增速将保持20%左右,相对应的园林及苗木业发展应该具有持续而长久的动力,行业前景值得期待。
1.3社会环境
1.3.1人口规模
我国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将导致决定住房刚性需求的长期存在,可直接拉动苗木市场容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自2000至2010十年间,全国人口增长7389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0.57%,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仍将持续20年左右。
1.3.2人均居住面积
根据住建部2011年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居住房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1.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推动作用,也会相应拉动苗木行业需求。
1.3.3人口老龄化
我国居民年龄结构老年化比重增加,而老年人口对公园、小区和市政绿化的需求高于年轻人,苗木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
1.4技术环境
1.4.1苗木生产技术
与苗木企业生产相关的滴灌、机械化、容器苗技术等因前期投入成本高、我国目前劳动力价格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内苗木市场定位不同等因素影响,短期内无法对行业造成重大影响。
1.4.2互联网技术
苗木电子商务营销手段有所显现,但因国内苗木质量标准化体系尚未统一,短期内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买卖双方互信基础薄弱,互联网营销尚难开展。另外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亦将逐步影响苗木业,如国内某园林公司已于2010年与中科院共同开发园林树木生长计算机模型,可分析模拟树木枝条发育、生长、株型形成过程、修剪分枝、种植密度对树木指标及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
1.4.3物流技术
通过条形码、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等物流工厂技术进行苗木的出入库登记和产品信息录入,将逐步影响苗木物流革新发展,但现阶段国内仅有极少量应用案例。
二、国内绿化观赏苗木产销现状
据农业部种植司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绿化(观赏)苗木种植面积已达752.9万亩,占全国花卉业总种植面积的54.7%,销售额及出口额均呈每年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销售额达到434.8亿元人民币,出口额2.02亿元人民币,折合3,172.3万美元,三者较2006年分别增长了25%、62.8%和761%。
三、绿化苗木产业区域分布
因植物生长具有区域适应性的特点,所以我国绿化苗木产业分布区域特性较明显。根据农业部2009年的统计情况,全国种植面积上万公顷的有11个省区市,分别是江苏、河南、浙江、山东、安徽、四川、广东、江西、湖南、重庆和河北,它们的苗木种植面积总和为391744.7公顷,占全国绿化苗木总种植面积的86.5%。根据苗木主产区和主要市场的区位分布,我国苗木产业基本可分为四大产销区域:长三角区域、京津区域、珠三角区域和西南区域。前三大产销区分别包围着我国的三大经济圈,西南地区因“森林重庆”等重点工程推动,已成为苗木业发展的新增区域热点。浙江萧山花木市场、江苏夏溪花木市场、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成都温江花木市场等是全国知名苗木销售集散地。
长三角市场的生产基地集中在浙江萧山、金华、余姚、奉化,上海,江苏的南京、如皋、沭阳、武进,安徽肥西、芜湖,湖北武汉等地,江浙苗木产业起步较早,产销相对集中,在产品质量、市场规范程度、细分市场、研发意识与水平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市场优势明显。
京津市场的生产基地以河南鄢陵、潢川,河北保定、邯郸,山东济宁、郯城、昌邑、泰安,天津蓟县、辽宁靠山为主,具有产业基础优势。具体来看,河北地处北京周边,具备地理位置优势,运输、地租及人工成本均较低,但产业水平相对落后。河南和山东均是传统苗木大省,具备产业基础、气候和技术优势。
珠三角市场的苗木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中山、顺德、湛江,广西桂林、北海,湖南浏阳、跳马,江西南昌,福建漳州等地,华南地区拥有气候优势,苗木生长较快,但产业整体在苗木栽培和质量标准、研发能力上相对欠缺。其中顺德、中山部分产区地租成本增长较快;湛江地区气候适宜,土地及人工成本低,但易受台风影响,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福建苗木产业成熟度不高,漳州气候与湛江相近。
西南市场的生产基地集中在四川温江、都江堰、郫县,重庆,云南昆明等地,近年苗木种植面积增长很快,但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种植养护技术、人才储备缺乏,以中小型散户为主,产品总量供大于求但商品规格一致性差,仍靠外调补足缺口。
西北苗木产区主要集中在陕西西安、宁夏银川等,借助政策倾斜,苗木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苗木种类限于区域特殊土壤及气候条件,部分来源于河南鄢陵等地,外调苗木难以适应当地气候,种植成本高而成活率低,当地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产品以省内及区域内销售为主。
东北苗木产区主要位于辽宁靠山、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地,因气候温区等因素限制,产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产品以供应东北及京津市场为主。
四、现阶段苗木产业主要特点
4.1苗木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缺失现象并存
常规树种、小规格苗、低品质苗木产品准入门槛低,导致近年全国苗木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整体数量供大于求,严重结构性过剩。生产者缺乏信息来源,盲目跟风种植现象较多,又未能很好的掌握生产技术,造成废品多、产品少、精品缺,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个体散户无稳定销售渠道,造成产品积压,进而引发价格恶性竞争。
绿化工程期望园林景观效果立竿见影,且对苗木有特定质量和专类需求,市场对大规格苗、高品质苗、耐盐碱苗、抗性强的乡土苗木等特色树种需求量很大,但因其培育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管理技术要求较高,散户缺乏资金投入、市场需求信息渠道及市场预测能力,使这几类苗木生产量严重不足,绿化需求缺口大,并将长期存在。
4.2产品具有区域特性及不可变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气候、资源、区位市场条件和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且不可改变,也决定了苗木业的竞争将会以同一产销区域内的企业竞争为主。各地产品生产与应用都以常规传统品种为主,如浙江长兴的香樟,种植面积已超6万亩;金华的茶花,品种可达1000个以上,已被称为“茶花之乡”;江苏如皋和山东的银杏,资源优势明显。江浙一带苗木新品种相对较多,乔木主要集中在彩叶树种,以上海等地最有优势,但大中规格成品苗少;地被新品种每年不断推出,以浙江萧山为主,如前几年的红叶石楠、六道木、小丑火棘等。
4.3产业标准化程度低
我国苗木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建设相当不完善,产品流通无统一标准,因而导致苗木采购必须现场验货,买卖双方互信基础薄弱。同时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过程相对漫长,企业需承担成本风险。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示范场带动生产场的营销模式其效果有待检验,苗木电子商务交易短期内难以实现。
4.4业外资本注入量增加
房地产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等的社会游资,因税收加剧、降低成本或资本保值增值等原因,使其选择转向投资,进行大规模苗圃建设。这导致相当比例的苗木短期内横向流通进入业内苗圃而非终端绿化应用,未来这些大型苗圃将影响苗木市场。
五、产品结构与实体经营模式分析
目前苗木业产品经营模式主要可分为次生资源收集贸易型(特大规格苗)、大中规格乔木生产经营型、小乔木及花灌木生产经营型、地被花卉生产经营型、立体种植生产经营型等几大类。
5.1次生资源收集贸易型
可快速获取次生资源并进入绿化市场,其经营流转相对较快,大规格苗木的慢生性造成大规格苗木价格逐年攀升,收益空间大。现阶段存在的原因是房地产等市场的需求,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资源少,替代效应较弱,但野生资源不可再生性质决定了其供给量的限制,同时一旦客户需求萎缩,高成本将使其各方风险剧增,此类型的经营方式将很快陷入难以持续经营的瓶颈。
5.2大中规格乔木生产经营型
此经营类型因大多靠自繁或购买小规格种苗开展生产,其供应商议价能力很弱,土地集约难度大、投资成本高、配套技术难度较大、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风险较大一系列因素导致其规模发展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同时因市场需求量大且长期结构性缺失,多数种类的大规格苗木价格长期居高,产销利润相当可观,且替代效应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此类型极具优势,对应地带温区内适度规模轮作生产新、优且应用技术成熟的大中规格乔木,是较稳健的一种经营模式。
5.3小乔木及花灌木生产经营型
此经营类型属于品种经营型,其单位面积投资成本略低,生产周期较短,因此相对较易因应市场。行业内的大多数苗农均集中在这一领域进行生产经营,低质及同质化竞争激烈,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但因其种类繁多,产品间的替代效应明显,购买者可因此压价,如无新品种和新技术则很难规模发展。
5.4地被花卉生产经营型
包括草皮、一二年生草花等产品的生产经营类型,同样属于品种经营型,基础设施要求高、产品时效短损耗大、技术难度较大,品种更替性和可替代性强,单一品种市场容量有限,适合专类企业经营。
--来源:【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