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市场变化 减少亏损风险 苗木生产应做调整
发布者:肖霞林 发布日期:2004-08-02 点击次数:892811
去年,江苏省江都市扩建苗圃 2万亩,沭阳县扩建 7万亩,该县苗圃面积已达25万亩。南京市汤泉镇是闻名全国的雪松之乡,全镇3万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花木,还在外地发展了 5万亩。由于苗圃扩展太快,对市场把握不准,造成了许多苗木品种供大于求。河北省定州市大辛镇干径3至4厘米的杨树苗,往年每株几元钱一株,今年只售几角,已跌破了成本价格。许多苗农用‘意杨’苗烧火或掐头去尾,当扫帚柄卖。
笔者在武进市夏溪镇了解到,50至60厘米高的金叶女贞苗,往年每株在5角以上,今年只有 1角,而培育成本也在 1角以上。红叶小檗、金边黄杨等销售价格接近成本价。上述现象带有普遍性。
在苗木需求方面,近几年城市迅猛发展,绿化需要大量花木。由于苗木生长周期长,符合规格的苗木供不应求,造成价格上扬,尤其是大苗木。要让苗木生产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乔、灌、草搭配,喜阴喜阳植物搭配种植,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空间和光照。稀植是培育壮苗的前提,培育小苗适当密植,可提高繁殖系数,促进高生长,有利于形成良好树形,达到树干通直。干径在2厘米、高2米以上时,就需要间苗,以在田间生长一两年不受影响为宜。许多苗农因土地面积受限制,本来就种得很密的苗,没有地方移植,在原地又长了两三年,造成苗子又高又细,已无商品价值。可用除草剂除草,两个月除一次,只要对苗木生长没有大的影响,有少量杂草也不要紧。病虫害要早治、巧治。秋天施足有机肥料,生长季及时施复合肥。肥水充足,苗木生长量就大,生长健壮,树形美观,在市场才能有竞争力。
2.调整品种结构随着苗木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必然有些品种趋于滞销、过剩,生产经营者只能获得微利甚至亏本。同时,也有些苗木品种趋于畅销,如彩叶类中的石楠、红枫、紫叶桃等,花灌木中的桂花、紫薇、樱花、海棠等以及新品种中的红叶石楠、金叶瓜子黄杨、金叶小檗、金叶国槐等。对于滞销亏本的品种,要压缩数量,甚至淘汰,对畅销品种要大力发展,对有潜力的新品种,要迅速引种,抢占市场。
3.调整规格结构小苗目前普遍供大于求,效益好的品种不多,有些品种已跌破成本价。苗圃一般不养大树,苗木经销商高价收购从野外挖来的生长数十年的大树,一部分用于绿化,大部分种植在苗圃里,这样做既破坏了原生地的生态环境,成本又高,成活率还低。其实,真正需要栽大树的地方并不多,除了某些特殊工程需要栽一些大树外一般都不需要。而且囤积大树也有风险,要占用大量资金。三五年后,苗圃里培养的大规格苗木大量上市,直接威胁到囤积大树的销售及收益。而真正有发展潜力的是大规格苗木,干径10至15厘米的乔木,冠径在1至3米的灌木球类,成本低,成活率高,是绿化苗木中的主角,但苗圃里这类苗木现货不多,还处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应大力培养各种大规格苗木。
4.进行树木整型蜀桧滞销,但通过造型后妙趣横生,形态各异,很受用户欢迎。在较大的龙柏苗上,选几个枝条,修剪成方位各异、大小不等的组合球,别具一格,增添了趣味性。五针松、罗汉松等通过弯压、修剪、嫁接、绑扎进行造型后,观赏价值大增。但这样做加工技术要求高,管理麻烦,生长周期长,有些造型需要数年的时间。但只要造型培养成功,就能拓宽销路,增加效益。
--来源:【中国花卉报】